治霾资金成“唐僧肉”,这就尴尬了
不少媒体打上标题“上亿治霾资金遭挪用”,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。从被财政部点名的案例所涉案值来看,早已过亿。而全国治霾资金究竟存在多少资金问题,在财政部这份略显客气的、调查范围只覆盖了34%的通报中,我们不得而知。
从几年前PM2.5还是敏感词,到如今治理空气污染成为一项最政治正确的治理工作,几年间,政府投在治霾上的花费不可谓不多。但,这些钱都花去哪了?
治霾资金有多少?投一万亿都值得
2013年9月,国务院颁发被称为史上最严“治霾”蓝图: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被简称为“大气十条”或“国十条”。
为了配合“大气十条”,中央财政从2013年开始设立大气污染防治资金,当年即投入50亿元,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。2014年,这个数字上涨到了100亿元。
投资一万亿,你信吗?
而在“四面霾伏”的帝都北京,2014年,市政府曾放出豪言,要投入7600亿元治理雾霾,而且表示“为了到2017年能够天蓝、水清、地绿,投资一万亿元都值得”。
这些仅仅是可查证的部分大气治理专项资金,还有众多地方财政用于环保支出中的大气整治费用、若干相关罚款,更有无法统计的社会支出。
可以说,无论中央还是地方,比任何时候都更舍得花钱治霾,直接或间接用于治理雾霾的经费不可计数。
相关部门踢皮球!治霾是本糊涂账
但巨额治霾资金的具体去向,却是一个“捋不清”的网络。
为了探寻答案,早在2014年10月,有媒体就试图联系国家环保部,但几番问询都未得到回复。
记者还同时联系了北京市政府。但很“不巧”的是,当时正值北京积极筹备APEC,工作人员回复称,“马上要开APEC了,领导很忙,而且这个时候回答这些问题有点‘敏感’。”几经周折,最后得到的答复是,“采访申请已经递交给领导了,还没有批下来。”